生物质产甲烷-产甲醇梯级转化
耦合系统的构建与优化
一、成果简介
基本情况:创新污泥处理全链条技术,解决传统工艺能耗高、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。
技术内容:针对城市污泥数量庞大、成分复杂、有害物质和病原菌含量大、难处置等问题,研究污泥高效预处理技术、高温厌氧消化技术、沼气生物净化提纯技术、滤渣好氧堆肥技术、沼气工程无人值守控制技术以及污泥干燥与回收植物营养技术(NuRC),实现各项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,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污泥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系统和装置,使污泥VS与TS的融出率分别高于50%与30%,沼气产量达到1.5m³/(d・m³),甲烷含量>55%,消化污泥的病原菌检出率<1%,沼气提纯后的CH₄含量>95%,可在寒区全年连续稳定运行。为我国城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绿色、高效、稳定的解决方案。
可行性:综合处理成本<200元/吨污泥(较焚烧工艺低40%),年处理1万吨污泥可发电150万度+生产有机肥3000吨。通过构建“厌氧发酵产甲烷→甲烷催化转化甲醇”的梯级系统,突破传统生物质单一转化模式,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。
技术内容:以甲烷氧化菌(MethylosinustrichosporiumOB3b)为核心功能菌株,通过系统优化发酵工艺参数(包括MDH抑制剂筛选、气液传质强化装置设计及传质载体优化技术),构建了生物质甲烷定向转化甲醇的高效生物催化体系。基于BCA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,结合菌体生物量(OD600)动态监测与关键酶活性分析,系统解析了MDH抑制剂对菌株代谢活性及生长稳定性的调控机制。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规模验证,阶段性实验数据表明:在批次培养体系中,采用1mMEDTA作为MDH抑制剂并联合100mM甲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时,较未添加抑制剂组产量提升260%。此工艺条件下菌体蛋白保留率为对照组的73.6%,证实靶向抑制策略可有效平衡代谢通量与细胞活性,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关键参数支撑。
可行性:实验室阶段已完成系统验证。
二、所属领域:生物经济。
三、拓展至未来产业:未来能源。
四、联系方式
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请联络北林区工业信息科技局,电话:0455-8106381、0455-8106380。